机构设置

聊城大学贫困生工作研究基地建设与发展情况总结

  

  “山东高校贫困生工作研究基地”于2005年12月由山东省高校工委正式下文批准,这是全省唯一的高校贫困生工作研究基地。聊城大学以贫困生工作研究基地平台建设为载体,采取各种有利措施,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内优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积极探索,研究新途径和新方法,取得明显成效。

  一、基地职能

  “山东高校贫困生工作研究基地”主要负责山东省的贫困生工作的研究、交流、宣传。具体内容是:科学研究——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研究,定期组织研究课题的选题、立项、结题和科研成果推广;培养队伍——通过科学研究、理论与实践探索、学术交流,培养和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工作队伍;学术交流——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咨询服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总结经验、发展趋势预测,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提出建议,提供决策依据;工作指导——受领导小组委托,对全省高校德育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进行督察指导。

  二、基地建设与工作开展

  聊城大学高度重视贫困生工作研究基地建设,从组织结构、统筹资源、搭建体系、丰富内涵等多方面强化措施,全方位加强研究基地建设。

  1.高度重视,完善基地建设的领导机制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来,始终将贫困生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基地建立后,学校专门成立了以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牵头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并筹划基地的建设及发展方向。

  2.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基地建设的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我校非常重视大学生贫困生研究工作,基地成立后,领导高度重视基地的建设,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基地建设,为基地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图书资料等,支持基地建设及开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人员培训等工作,以保证中心建设的顺利进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场地。学校为基地提供了近200平方米的专门的工作场所。

  (2)经费。学校设立了专门的贫困生专项经费,共15万元,用于基地的日常开支费用、设备购买、人员培训、资料征订、等活动。

  (3)专业资料。逐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专业资料室,藏书2000余册,尽量满足基地专业研究工作的需要。

  (4)专业队伍。基地自成立以来,已经形成比较雄厚的专业队伍,为基地工作提供了大量专业上的支持。我们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贫困生研究工作队伍。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创新,目前,基地拥有专职教师7名,兼职教师25名。为增强基地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学校每年派送教师外出培训和考察。

  三、取得的成效

  基地成立以来,在山东省高校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下,在基地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进展顺利,活动开展丰富,成效显著。

  1、积极构建资助工作长效机制。举办“2009年学生资助政策咨询会”;编印《聊城大学学生资助政策问答150题》;制定《聊城大学2009级新生资助必读》;开通四部新生救助咨询热线电话;先后出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13个实施方案。

  2、不断推进学生资助专职队伍建设。组织召开学生资助专职人员会议十八次,印发了《聊城大学二00九年度学生资助工作专职人员会议要点汇编》;举办2010届贷款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信息采集系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在线系统”培训班。

  3、健全完善资助服务体系。规范实施2009学年度国家奖助学金评比推荐工作,首次设立处长举报邮箱,如期安排发放国家奖助学金1213.2万元;积极开展2008-2009学年校级奖学金、优秀特困生评选活动,发放校内奖学金630.8万元;全面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编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通讯录》,仅2009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助学贷款到账金额达1590万元;开展2009年度勤工助学评选活动,对165名优秀困难学生进行表彰;继续做好校内专项困难补助发放工作,坚持按每生每年60元划拨到学院,由学院自主评定、发放特困补助50余万元;对23名特困学生减免学费8.62万元;为452名经济困难学生评定发放“2009年爱心一日款”13.6109万元;制定实施2009级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实施方案;积极争取社会资金60余项,捐助金额达54余万元。一年来,受奖励、资助学生比例达全校学生人数的35%以上。

  4、建立和完善困难学生主题教育体系。开展2010届贷款毕业生“‘七个一’诚信教育工程”活动;启动第二届“感恩自强七彩成长”---- “七彩之星”评选表彰活动;举办第三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征文活动,并有一人获得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征文活动“优秀助学教师”。

  5、创建和完善带薪实习、带薪实践、技能培训等创业培养体系。加强困难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积极建立贫困生创业基地,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走向“创业基地”进行实践、实习、创业活动。

  一年来,《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网》、《山东省学生资助工作简报》曾九次刊登了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在首次开展的全省学生资助工作评比表彰中,我校以总分105.5的高分荣获全省学生资助先进单位,有一人荣获“山东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并于2009年12月第四次受到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的表彰,奖励金额200万元,至此奖励累计已达580万元。

  6、做好国家助学贷款调研以及“资助研究”栏目建设工作

  (一)根据山东省国家助学贷款开展情况调研提纲,认真做好全省各高校、各地市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调研方案制定(通知),以及淄博、临沂等地市实地调研问卷起草工作;深入了解全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做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撰写工作。

  (二)结合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网分工方案,积极做好“资助研究”栏目创建工作,对所报送材料按时进行搜集、整理、筛选、上传,不断加快内容更新速度,完善资助研究办公信息化平台。

  7.重视学术研究,发挥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

  已出版了《高校贫困生工作研究》一书,发表文章80余篇。目前,我校基地正进行《高校贫困生抗贫能力》的课题研究。

  四、今后的打算和建议

  形势的发展,对我们的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基地的工作面临着机遇,更面临着挑战。今后我们还需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加强:

  (1)在高校工委的领导与支持下、做好发展规划及规划的落实。

  (2)在聊城大学的支持下,做好相关的建设工作,其中特别是场地建设与完善工作。

  (3)用好省厅所给予的政策与资金,做好机构、队伍、资源、制度、科研等方面的建设。建设中,按以下次序建设:  机构、队伍、制度、资源、科研。

  

  聊城大学贫困生研究基地

  2010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