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四史”学习教育及疫情防控知识竞答讲述比赛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国高校师生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竞答讲述活动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0〕7 号)和《山东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师生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竞答讲述活动的通知》,要求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引导高校干部师生进一步深化抗疫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力行,做到今昔对照、融会贯通,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我校于9月9日下发了《关于举办“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竞答讲述比赛”的通知》本次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部分,初赛由各学院自行组织,最后择优选拔并推荐1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决赛于9月24日下午,在政史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聊城大学学生工作处主办,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
文学院邢梅萍老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丛振、梁婷老师、张勇老师出席本次活动并担任评委。
比赛伊始,主持人李雪首先上台介绍各位评委以及比赛规则。参赛选手依次上台,讲述自己对于本次活动主题的认识。他们逻辑清晰、广征博引,在表达对中国共产党赞美的过程中,展示新时代大学生传承历史,不忘初心的良好品质。
农学院周学慧同学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用生动的语言和抑扬的语调,将邓稼先、南仁东、钟南山等国家栋梁予以赞美,讲述着在党的坚定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步步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并表明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青年人必须听党指挥,敢为人先。周学慧选手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用语言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评委与观众。
文学院刘昊睿同学在对英雄的陈述中,指明共产党员的榜样和模范作用,并从心中发出感慨:无论中华民族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有伟大的中华人民,山高路远,不辞辛苦,为你而来。“四史”及新冠疫情防控知识为主线,在宣传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同时,讲述国家发展历程,培养起同学们的家国情怀,不仅有利于增强同学们对党的尊敬和信仰,还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外国语学院韩佳丽同学通过描述抗疫过程中的平凡人和平凡事,展示出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正如韩佳丽同学在演讲中说到的:我们在一起,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这份团结精神,让中国挺起脊梁屹立在亚洲的东方。
比赛结束后,评委老师从讲述内容、语言表达、态势技能、整体效果等方面对参赛选手一一进行点评并打分。本次活动以“四史”及新冠疫情防控知识为主线,在宣传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同时,讲述国家发展历程,培养起同学们的家国情怀,不仅有利于增强同学们对党的尊敬和信仰,还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获奖名单
一等奖:刘昊睿,周学慧
二等奖:韩佳丽,高传龙,王梓霖
三等奖:贾婧,赵瑞琪,臧雯,李芯茹